2015年科技工作总结和2016年工作安排

日期: 2017-05-23 10:02:00    来源: 办公室

     2015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的监督指导下,市科技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总抓手,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着力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发展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不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

     一、我市2015年科技工作进展情况

     (一)创新主体不断发展壮大。是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工程。通过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服务力度、科技项目向高新技术企业倾斜、推动自主创新优惠政策落实等方式,加强创新主体培育,促进高新技术企业主体加快发展。结合全市“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深入90余家科技型企业开展调研,制定了后备企业成长路线图,强化相关政策宣讲,加强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指导协调工作。今年以来,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28家,重新认定企业11家,复审企业11家,一共50家,有42家企业获高新技术企业公示,今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04家。二是实施科技企业创业与培育工程。以支持科技孵化器建设和扶持孵化器内科技型企业为抓手,积极推动大学生、科技人才集聚孵化器创办科技型企业。在去年实现各县(市)区建有科技企业孵化器全覆盖的良好基础上,今年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启动了市级科技孵化器和众创空间认定工作,选派了30名市级科技创业导师,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创业活动。目前,全市不同社会主体建设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已经达到16家,相比2014年增加5家, 4家省级创新型孵化器,全市科技企业孵化面积达5万平米,在孵企业近400家。今年已帮助在孵企业争取获省大学生科技创业专项12项,争取扶持资金60万元。

     (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坚持把科技项目作为科技创新支撑产业转型、企业创新发展的结合点和着力点,围绕我市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谋划实施一批科技项目,支持企业开展科技攻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持续创新发展注入活力。今年以来,全市共组织实施各类科技项目85项。同时,根据省科技计划的导向和支持重点,大力向上争取项目,今年向上争取科技项目41项,争取项目资金1400万元。其中,哈特贝尔、东贝电器分别获得省级科技创新发展专项支持200万元、120万元。通过科技项目带动,区域创新能力特别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今年全市共登记省级重大科技成果113项,获得省级科技奖励12项。今年前三季度,全市专利申请量2290件,同比增长111%,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742件,同比增长122%,预计今年全市发明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均突破1000。继2014年大冶有色获得1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实现我市国外专利申请零突破之后,东贝于今年9月获得1项美国发明专利授权。

     (三)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推进。今年以来,我们把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全市科技工作的一号工程,积极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先后组织开展了武汉城市圈·黄石产业发展与技术需求对接会、全市智能模具产业发展技术需求对接会、中科院系统产学研合作对接等系列活动,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同时,加大了成果转化支持力度,设立了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计划从今年起连续三年每年安排500万元,重点组织实施一批市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着力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我市转移转化。今年全市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75项,超额完成了省科技厅下达给我市的科技成果转化任务,技术合同总成交额达23.8亿元,技术交易额达9.8亿元。

     (四)科技金融支撑平台搭建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以来,我们积极推动企业金融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在科技金融支撑平台的搭建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一是与武汉股权交易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我市科技型企业对接区域股权市场。928日,我市18家企业集体在湖北四板“科技板”挂牌,湖北四板“科技板”首个市域板快诞生。1130日,大冶4家企业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集体挂牌,“大冶市新兴产业板块”成功启动,成为湖北区域性股权市场第21个县域板块。截至目前,我市已在武汉股权托管交易市场(湖北四板)挂牌的企业达34家,其中在湖北四板科技板挂牌企业22家,武汉股权托管交易中心已为我市4家企业办理股权融资2.07亿元。二是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加大科技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出台《黄石市专利质押权贷款管理办法》等政策,鼓励企业利用专利权质押融资,今年芳通药业以1项发明专利作质押获得银行贷款2600万元,网安科技以1项发明专利和7项实用新型专利作质押获银行贷款500万元。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已成为我市科技型企业融资的新渠道。

     (五)国家级科技园区建设稳步推进。是大力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着眼于发挥高新区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核心载体和辐射带动作用,今年以来,积极抢抓国家高新区扩容的有利机遇,举全市之力推动大冶经济开发区、黄金山工业园、大冶灵成工业园整合为黄石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并以此为基础创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按照市委主要领导提出的“志在必得”的要求,市政府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加强创建工作的统筹协调,加大向上争取力度。市委、市政府还出台了《关于支持黄石大冶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发展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意见》。郭生练副省长先后两次到我市调研高新区创建工作,明确表示支持我市创建国家高新区。目前,省政府已向国务院提交了我市申报国家高新区的报告,创建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二是积极推进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工作。今年以来,着眼于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以阳新县军垦农场、荆头山农场、综合农场和北煞湖农场为核心区的农业科技园区申报创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力争建设成为鄂东南乃至皖赣相邻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区。市政府成立了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园区管委会、园区投资管理委员会等工作机构,完成了园区发展规划。目前,科技部专家组已来现场考察,申报答辩业已完成,正等待科技部审批,预计明年年初我市可获批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二、2016年科技工作计划安排

     一是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以市委、市政府名义出台《关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意见》,就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科技体系机制改革提出系统性意见。同时,在新兴产业发展、科技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人才集聚、创新平台建设、科技金融结合等方面配套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全面激发社会创新活力。积极申报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分年度制定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行动方案,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加快推动国家级科技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科技人才等优质科技资源向黄石大冶湖高新区聚集,加大向上争取支持力度,力争2016年底前获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二是着力壮大创新主体队伍。全面落实企业自主创新优惠政策,大力开展创新型试点企业、创新型企业建设,积极引导各类科技资源向企业主体集聚,力争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5家以上。同时,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积极构建面向科技创业企业发展全过程的孵化培育、投融资服务、产学研促进和专利成长辅导体系,力争年新增科技创业企业100家以上。通过发展壮大创新主体,力争2016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到达15%以上。

     三是着力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力实施市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重点支持30余项科技成果在我市转化和产业化,并积极推动风险投资基金参与,促进科技成果和创新资源要素向我市聚集、转化。不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进一步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加快建设科技信息服务、技术转移对接、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等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大力推动校企科技合作对接,深化开展“院地”合作,积极组织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对接合作,鼓励支持高校院所科技人员到我市企业开展科技服务,建立产学研合作的长效机制。

     四是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导向,深入挖掘高新园区、优势产业和重点企业、高校院所创新潜力,力争2016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1100件,专利授权量超过1000件。加快提升企业创新平台,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同建设各类研发机构,支持新冶钢、劲牌等企业申报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扶持更多企业技术中心进入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列。加快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实施科技创新创业人才集聚工程,建设一批善于攻坚、能够解决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的创新团队。 

COPYRIGHT 黄石市科学技术局主办局版权所有

黄石市科学技术局主办  黄石市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中心承办

联系电话(传真):0714—6223894  地址: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团城山广州路21号1号楼

鄂ICP备16019653号  网站标识码:4202000032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  邮编:435002

鄂公网安备 42020202000045号